春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
流行性感冒
“流行性感冒”是带有病毒的飞沫侵入呼吸道,进而进入鼻咽、呼吸道等所造成的呼吸道感染。除了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外,还有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等。流感病毒常会发生变异;流行性感冒通常是突然发生的,每年的10月到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。
孩子感染初期会出现喉咙痒、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喉咙痛、头痛、胃口不好、恶心、呕吐、拉肚子、发烧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但由于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,因此所产生的症状会随着年龄、体质等而有所变化。
当孩子罹患感冒时,应请医师根据病情处方;孩子感冒的这段时间,家长应该让孩子多补充水分、多休息,这些对缓解病情有不错的效果。
急性肠道传染病(痢疾)
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天。春天和夏天由于气候炎热,各种细菌和霉菌繁殖迅速,食物如果储存不科学极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,将食物污染。人如果不注意误吃了这种食品,就会引发肠胃疾病,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,食欲减退,重者会出现脱水和高热。
A:传染源。急慢性痢疾患者均是病菌携带者。
B:传染途径。日常生活中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已经被病人污染的食物与公共用品。经过显微镜下观察,苍蝇、蟑螂的带菌率相当大,是又一重要的传播途径。
C:临床表现。通常有潜伏期,1—2天,根据人的体质和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为普通型、轻型和中毒型三种。
普通型的主要症状是: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腹痛、腹泻、大便中带有脓血。病程为6—8天。
轻型的主要症状是:基本不发热,有轻微的腹痛,便中的粘液、脓血不明显。病程3—5天。
中毒型的主要症状是:起病急,持续高热在39—41度,精神萎靡不振,面色苍白,嗜睡烦躁,严重时出现昏迷,尿量减少,血压下降。
D:预防和治疗的办法
1)控制传染源。当发现痢疾病人时,应该及时的隔绝,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,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。
2)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。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,不要喝生水,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再吃,凉拌食物要确保不被苍蝇污染,多放些生大蒜和食用醋。
3)治疗方法。用药应该首选黄连素片(刺激性小,副作用亦小);饮食上应该以流体或是半流体为主;多饮些淡盐水及果汁;辅助治疗时可以在用餐时吃些大蒜。
春天,由于气候逐步炎热起来,一些人就喜欢过早地脱去“冬装”,晚上也不喜欢盖厚被子睡觉,甚至还开着窗户睡觉,还有些人不注意增减衣服,早晚非常容易着风。按照传统中医讲,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外邪入侵,引发伤风感冒。因此,提醒大家在春天千万不要大意,晚上最好关窗睡觉,要盖好被子。因为人在睡觉时肌体的抵抗能力最低,很容易生病。还有,外出或是劳动、工作后,在头上有汗时,一定不能直接受风吹打,可以用毛巾轻轻的擦一擦面部而后带上一顶帽子。